難怪很多人都不要客廳「老三樣」了!看了她家后,才知道有多舒適

沙發、茶幾、電視柜,作為客廳中傳統的「老三樣」,幾乎已經深入到了每個人的思維中。甚至可以不夸張地說,在新房裝修好之后,如果客廳少配置了一樣家具,那麼這個客廳就是不完整的。

不過隨著簡約風的流行,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,很多人都開始試著放棄客廳「老三樣」了,取而代之的則是多功能性。比如下面這位屋主在二次改造時,就結合自己家的生活方式,果斷取消了客廳的「老三樣」,完工后,效果十分明顯。

改造前

改造前的客廳基本秉持了傳統的「老三樣」布局,不過由于面積利用不太合理,以及在有了寶寶之后,即便戶型擁有138㎡,也嚴重缺少儲物空間。

甚至在空間堆砌大量雜物的情況下,還影響到了日常的生活。因此,就算原裝修保養得十分不錯,屋主也堅持要二次改造。

玄關

原戶型進門就有一塊完整的玄關區,左邊臨窗設計一組矮柜,并在墻面安裝上一塊折疊鏡,既有效提升擴充了空間的儲物能力,又絲毫不會影響到采光。同時,還解決了日常的照鏡需求。

右邊則以頂天立地的方式,設計了一組功能柜。融合了換鞋、鞋履、衣物、雜物、包包等不同物品的收納功能。尤其是換鞋區的洞洞板處理,更是在靈活中,提升了玄關區的顏值。

客廳

為了讓寶寶有一塊自由的活動成長空間,客廳摒棄了傳統的「老三樣」布局,并將外面的陽台納入了室內。這樣一來,既賦予了空間更多的功能變化,又還原了該戶型應有的空間表現。比如親子、休閑、瑜伽等等。

小尺寸的休閑沙發椅,充分發揮了布局上的靈活性,可以讓空間隨時轉換成觀影模式。而給原沙發墻設計一組頂天立地的儲物柜,也充分保證了客廳的收納需求,從而讓空間時刻保持整潔、利落。

陽台在納入客廳之后,一側通過移門規劃出了一塊儲物間,方便收納家里的一些雜物。比如家用工具、梯子,就可以收納在這個角落。同時,帶磁吸的琺瑯板移門飾面,也方便粘貼一些裝飾。

原電視墻在留白的基礎上,增加了一組開架,方便收納孩子的繪本和玩具。當然,后期也可以根據生活需求,隨時將其移走。

餐廚區

餐廚區采用了一體化設計,并在中間增加了一組中島台。一來拓展了廚房的使用面積,二來也為生活增添了一抹情調。

當然,最重要的是與客廳形成了貫通,這樣就算是在下廚,也可以隨時觀察到孩子在客廳一舉一動。

餐廚區以純粹的白色調為主,再通過暖白色的燈光烘托,不僅間接性拉伸了空間的氛圍感,也做到了整潔、明亮。

而一張小尺寸的圓桌選擇,也再一次彰顯出了靈動。甚至為了方便調整餐桌位置,頂面的吊燈也刻意選擇了一款可移位的。

放棄傳統的餐邊柜,并以組合式支架的方式處理,除了在日常收納時非常靈活之外,裝飾性也非常不錯。而旁邊一台紅色的街機,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,擺在家里真的超酷。

過道

考慮到過道過于狹長,利用長輩房的墻體空間,設計一個壁龕,立馬就讓平平無奇的過道豐富了許多。12公分深度的空間,無論是用來收納書籍,還是手辦,效果都很不錯。

書房

書房還是和原來一樣,采用了玻璃移門隔斷。這樣既提高了空間的通透性,又為過道起到了引光的作用。不過在內部布局時,則全部使用了靈活的家具,以便為空間帶來更多的變化。

兒童房

在孩子無法獨立睡眠的情況下,兒童房僅設計了一組固定的衣柜,并擺放了一張靈活的兒童床。這樣既為后期的收納需求做足了準備,也不影響二次布局調整。

主臥室

主臥作為家里的睡眠區,墻面刷上低明度的藍色乳膠漆,除了可以與白色的頂面,形成立體的層次感之外,也為空間賦予了一抹安寧、靜謐的氣息,從而讓睡眠環境更加舒適。

主衛生間

衛生間,算是全屋的一大亮點,整體以三分離的結構布局,巧妙融合了馬桶、換洗區、以及梳洗區的功能。同時,馬桶區與淋浴區之間的墻體采用玻璃磚隔斷,又巧妙引入了采光。

利用馬桶水箱空間設計的一組吊柜,算是十分實用的細節處理了,充分解決了日常用品的儲物需求。

淋浴區利用飄窗台空間改造出的一個浴缸,無論是泡澡,還是淋浴,都得到了滿足,讓生活更具質量感。

次衛生間

次衛做了常見的干濕分離布局,不過在內部淋浴區地面的處理上,卻也再次彰顯出了細節。比如選擇整塊地磚,并做下沉式處理,就巧妙規避了磚縫容易藏臟的尷尬,以及阻止了積水外溢帶來的隱患。

縱觀整個案例,除了客餐廳的布局是一大亮點之外,超多小細節優化,也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。所以大家在裝修時,也可以來嘗試下,真的是入住了才知道有多舒適。

用戶評論

2023/6/8 6:31: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