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在香港65歲的陸生夫婦,終于迎來退休的日子,之前一直跟他們的孩子一家住在一棟豪宅里。畢竟老年人和年輕人的生活習慣有所不同,難免磕磕碰碰,為了追求更加自由和舒適的退休生活,他們不顧家人的反對,堅持拿出多年的積蓄,在附近買下一套 實用面積僅42㎡[450呎]的二手房,這樣既能互相照顧,又不會過多打擾。并且采用現代簡約風格裝修,效果那叫一個溫馨雅致,朋友來訪后都羨慕不已!
小區環境
房子位于香港玫麗路21號,鄰近港鐵九龍站,交通方便,鬧中取靜。
雖然房齡已達27年之久,但是小區環境非常好,看起來干凈整潔,綠樹成蔭,最重要的是不再是那種讓人頭暈的超高層。
平面示意圖
兩梯七戶的樓面, D戶型,房型方正。不得不佩服香港的設計師,不管是公共面積還是戶型,空間都得到極致利用,一點都不浪費。
先用兩張照片分析一下不同功能空間的關系,白色入戶門的左右分別是 鞋柜和 廚房,往里是 客餐廳,然后是 臥室和 衛生間,「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」。家居的色調與心情密切相關,養老家居應以溫馨舒適為出發點,全屋平靜祥和的米黃色調,讓他們每天生活都充滿歡樂。
客廳
客廳擁有一個朝南的大玻璃窗,采光比較好,地面鋪設橡木地板,墻面則采用淡芥末黃涂料作為主基調,搭配奶油色布藝沙發和胡桃木家具,為空間注入了舒適、溫暖和微妙的質感,營造出一個寧靜的家居氛圍。
房子小,空間一點都不敢浪費,在沙發后面,從高柜上拉下木板 [柜門],即可立即設置一個靈活的工作台,滿足偶爾上網查閱資料,或跟孫子視訊的需求,而且這個角落還特別安靜,可變形的設計,讓家居生活變得更加輕松。
不同的照明方式巧妙組合,台燈、射燈、吊燈都是精挑細選,散光的效果讓氛圍顯得更加溫馨治愈。
餐廳
為了打破空間的陰暗沉悶感,營造一個溫馨宜人的環境,拆除了餐廳和廚房之間的隔墻,取而代之的是滑動玻璃門和半腰的島台,形成中西式結合的餐廚空間,讓光線互相滲透,增強兩個區域之間的聯系。
餐桌靠近島台,上菜極其方便,顏色、材料和照明相得益彰,和諧融洽,又不失整體美感。
從餐廳看客廳,毛茸茸的灰色地毯放在大窗戶旁邊的奶油色沙發前,為這對夫婦創造了一個舒適的區域,讓他們享受輕松的時光和親密的交談。
廚房
從島台看客餐廳,原來封閉式的廚房占據了起居區的很大一部分,將隔墻換成半腰廚柜后,整個餐廚空間被打開了,方便女屋主在烹飪的同時與家人進行互動。
長方形的廚房僅能容得下一個人操作,拿--洗--炒動線順暢,地柜和上柜分別采用原木色和奶油色,這樣設計在增加收納空間的同時,又不會顯得壓抑。香港很多小戶型家居洗烘一體機都安裝在廚房里,因為沒有陽台曬衣服。
臥室
主臥室靠墻布置衣柜后,僅能放下一張雙人床,和諧統一的色彩,散發出舒適和簡約的氣息,消除這個緊湊房間引起的擁擠感。
夫婦倆在床尾還設計了一張小巧實用的梳妝台,下沉在凸起的木制平台上,既不遮擋陽光,也不遮擋窗外的景色,太實用了。
衛生間
衛生間的照片比較少,墻地面鋪貼米黃色磚,搭配暖光燈,給人一種溫暖放松的感覺,而且在洗臉台和淋浴房的墻面,都做了收納空間,放置洗浴用品,非常實用。
結束語:家是一個讓人的靈魂得到平靜的港灣,通過改造,不僅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,還能增加家人之間的親密互動,讓人生變得完整。你喜歡這樣布置的小家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