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再買房,廚房一定堅持「9不裝」,不為省錢,而是過來人的經驗

都說金廚銀衛,為了廚房不踩坑,在裝修時特意請了裝修公司,本以為有了裝修公司的「加持」,就能后顧無憂了。

結果還是踩坑了,明明是一些 「看似高大上的網紅設計」,實際上卻一點都不實用,入住之后,才后悔莫及。

本期內容就分享一下 「9個常見的踩坑設計」許多家庭都踩過這些坑若是再買房的話,廚房一定堅持「9不裝」,并不是為了省錢,而是過來人的經驗,順便奉上一下解決方法。

⑴廚房吊柜不裝「新式吊鉤」

廚房裝修時定制櫥柜,如今是大部分人的選擇,特別是安裝一個到頂的吊柜,是如今的主流設計,既能提升收納空間,又能美化廚房。

而大部分人在吊柜安裝時,都會使用 「新式吊鉤」,說是安全可靠,又掛得牢靠,因此我家裝修時,也傻傻選擇了新式吊鉤。

可是入住新家才不到6個月,深更半夜的時候,聽到廚房一聲巨響,廚房吊柜直接扎羅,吊柜里的東西,直接砸了一地。

廚房台面的巖板都直接砸碎了,甚至墻面上的瓷磚,也出現了裂縫,花了許多錢裝修的廚房,直接因為吊柜,就廢掉了。

唯一有點「劫后余生」的感覺,就是幸虧吊柜是半夜掉落,當時人沒在做飯,要不然直接砸到人,就更完蛋。

新式吊鉤這個玩意了,真的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牢靠, 吊柜最踏實的安裝方式,還膨脹螺絲,雖然會在墻面留下洞洞,可是使用起來更為安全一些。

其次吊柜也不要選擇重量太重的材料,用久了,也容易掉。

⑵廚房一定不裝「同一高度台面」

如今大部分的廚房裝修,從洗菜區到烹飪區域,基本上為了「避免麻煩」,都會選擇 同一高度的台面。

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,洗菜、洗碗得彎腰不斷,做一頓飯,就容易弄得腰酸背痛。

其實想要做飯輕松的話, 廚房台面一定要做高低台面,并且一定要符合人體工程學。

目前比較合理的廚房台面高度, 計算方式為:地柜高度=使用者身高÷2。

簡單來講,就是家里經常做飯那個人的身高,若是170cm的話,那麼地柜的高度就是85cm,身高為165cm,地柜高度則為82.5cm。

同時洗菜區和烹飪區的高度,要相差5cm的高度,這樣日常使用時,才會更方便,不會弄得腰酸又背痛。

⑶廚房一定不裝「對開門櫥柜」

如今廚房裝修的柜門定制上,大部分家庭都是平板門,搭配正常對開、單開,看著的確沒啥問題,關鍵是太單調了。

若是再買房的話,我家廚房一定要堅持做抽屜交錯的款式,上柜抽屜,下柜碗籃、鍋籃,搭配一個大抽屜,收納方便不說,視覺也更有層次感。

⑷廚房一定不隨便「裝燈」

廚房裝修時,許多人對于燈光的布置上,基本上都草草了事,覺得廚房嘛,有個照明燈就ok,等到你做晚飯的時候,抹黑切菜時,才會覺得后悔。

僅僅只安裝1盞吊燈,或者只是安裝一些筒射燈,采光是完全不夠用的。

建議大家可以在洗菜區、操作區、烹飪區下方,都在增加一些局部光源,比如led燈帶,光線會更為充盈一些。

當然若是不差錢的話,也可以給地柜下方,安排一派氛圍燈帶,烹飪氛圍感更微妙。

⑸廚房一定不裝「鋁扣板吊頂」

廚房裝修時,在吊頂選擇上,想必大部分人的選擇,都是30*30的鋁扣板吊頂,看似普通,也毫無一絲高級感。

關鍵是縫隙拼接太多了,容易影響吊頂的平整度,倘若吊頂還是木質框架的話,還會受潮變形。

若是再次裝修的話,還是多花一些錢,定制一下蜂窩大板吊頂, 吸聲性、絕緣性更好,吸聲隔熱,還能防水防潮。

⑹廚房一定不裝「台面下返沿」

廚房裝修時,許多師傅都會建議給台面安裝一個下返沿,看著層次感十足,關鍵還能避免櫥柜變形。

可是安裝了之后,廚房台面就變得十分厚重、呆板。

還是建議大家廚房堅持「不做下返沿」, 廚房台面下方可以刻一個1cm左右的凹槽,也能起到防水效果,而且顏值看著更加高大上。

⑺廚房一定不裝「擋水條」

櫥柜定制時,許多師傅都會建議大家一定要安裝一個擋水條,說是可以避免櫥柜后方滲水,導致櫥柜受潮變形。

可是 擋水條這個設計,容易滋生衛生死角,用久了發霉發黑髮黃,是常見的事情。

特別是你經常下廚的話,那麼擋水條的區域,還會沾上一層厚厚的油垢,并且玻璃膠的區域,也會發黃。

原本好看的廚房,因為發黑髮黃發霉這個問題,直接就變得拉垮了。

還是建議大家一定不要做擋水條設計, 其實只要做到精準的對位后,再台面后方填補一層塑鋼泥,既不會發黃,也不會發霉,廚房都變好看了許多。

當然若是廚房已經有擋水條,并且像是廚房一些犄角旮旯的區域,都發霉,還滋生了一層霉垢的話,其實也有補救措施。

那就是備上一些 「除霉啫喱」,有了它,我們可以實現自動除霉的效果。

擦干發霉區域,在發霉區域均勻涂抹上除霉啫喱后,一般等待15分鐘左右,那些霉垢都會被一一降解,再用抹布一擦,廚房就變得干干凈凈。

若是一些頑固霉斑,建議大家涂抹后,放著一晚上不管,第二天起床,你就會驚喜地發現,霉斑全都不見了。

這是因為除霉啫喱含有大量的除垢因子、溶霉成分,搭配凝膠質地,它可以牢牢包裹住霉菌、霉斑,進行360°除霉。

自從有了它,廚房的擋水條、用了玻璃膠的地方,上面的霉斑都被清掃一空。

像是冰箱里的膠圈區域,也是容易發霉的區域,涂抹除霉啫喱后,那些霉斑也都被自動溶解,真的挺實用的。

還有我家里的電動牙刷,刷柄區域發霉發黑了,用除霉啫喱涂抹后,也成功除霉了。

自己用刷子刷不掉的霉菌、霉垢,用除霉啫喱涂抹后,就自動消失了,真的十分神奇。

⑻廚房一定不裝「傳統水龍頭」

廚房里的水槽,大部分家庭的水龍頭,都是購買水槽時贈送的,不銹鋼的款式,看著還行,大部分人都覺得能用就可以了。

可是,傳統水龍頭的確存在一些缺陷,比如出水口短小等。

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,那就是洗菜、洗碗時,就容易出現水花亂濺的情況。

洗個碗、洗個菜,都容易灑了一台面的水,關鍵是身上的衣服,也容易被濺濕,真的十分無語。

其實有個小方法可以讓廚房水龍頭,變得更為「智能化一些」。

那就是給廚房水龍頭,換一個出水口,換上 「萬向機械臂」,可以讓家里的水龍頭,瞬間就可以1080°旋轉。

而且它擁有氣泡防濺檔位、增壓速洗檔位,讓家里的水龍頭,簡直媲美大幾千的伸縮水龍頭,增壓、氣泡效果十分優秀。

像是衛生間、廚房的水龍頭,都建議配上一個萬向機械臂,安裝方便不說,關鍵是的確能提升生活幸福感。

⑻廚房一定不買「太多鍋具」

廚房裝修之后,為了提升日常烹飪氛圍,許多家庭主婦們都會備上一大堆鍋具,殊不知這些鍋具再多再好看,也容易發黑, 鍋具底部、鍋身都會形成一層厚厚的黃垢、黑垢。

這些黑垢真的特別難洗,算是家庭主婦們的「克星」。

即便用出吃奶的力氣,用鋼絲球去使勁刷,都刷不掉,還會弄得雙手都油膩膩的,稍不注意,甚至還會刮傷雙手。

這些黑乎乎的鍋具,其實不需要丟掉,還有一些補救措施。

那就是使用 「鍋底去污膏」,它含有大量的納米微顆粒+植物精粹,能夠溶解鍋底,能夠將鍋底擦得一干二凈。

使用方法也很簡單,打濕鍋具后,均勻涂抹上鍋底去污膏,再用白潔棉來回擦洗幾遍,那些頑固的鍋底,都會被一一擦掉。

除此之外,像是家里一些生銹的地方。

比如說是燃氣、水槽、水龍頭等地方的銹斑,使用鍋底去污膏,也能輕松擦掉銹跡,十分好用。

若是你也無法忍受家里的鍋具,變得臟兮兮的。建議可以試一試鍋底去污膏,簡單方便又好用。

居叔小總結:

廚房真的是一個特別小的地方,在裝修上卻得更加倍小心,因為一些看似高大上的設計,反倒是「踩坑點」,稍加不留意,就踩坑了。

上面分享的這9個地方,是許多家庭都會踩坑的地方,建議大家一定要更加留心。

用戶評論

2023/5/29 16:31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