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租房17年,有單間也有套房,也正是這個經歷,讓我真正看透了空間本質」。這是本案屋主裝修前自己對空間的理解。那新家怎麼設計才能更加符合自己的居住需求呢?
在屋主看來,每個人的家都應該是不被定義的。同時,也希望自己的家,能真正做到以生活為主,不設風格,不要模板化,以每位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與喜好整合設計。當然,從完工后的效果來看,也確實做到了,并且處處都是生活的煙火氣息。
平面結構圖
新房面積143㎡,三室兩廳兩衛的格局,屋主一家三口。如上面所說,屋主希望家是一個真正能承載生活的容器,并且拒絕一切無意義的設計,讓空間真正做到實用。
原戶型比較常規,并且每塊空間功能都十分清晰,再結合屋主對空間的需求。整體設計也基本上是以優化為主的,從而規避不必要的浪費。
平面方案圖
空間布局改造如下
1、打破傳統的客廳布局,并以起居室定位,使其成為生活的居心地。
2、主臥衛生間改成衣帽間,并兼具家政區的功能性。
3、擴大次臥室的門洞,讓空間能做到自由開合。
4、衛生間保留隔斷,規避油煙問題。
玄關
玄關作為家里的第一塊空間,最注重的就是「藏」。因此,在進門對面設計一組通體到頂的鞋柜,充分解決了衣物鞋履的收納需求。同時,柜體中間與底部鏤空,并暗藏上燈帶,也給予了居住者一抹回家的溫度。
玄關設計整面黑板墻,在頂面燈光的襯托下,顯得十分有格調,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實用。無論是作為留言墻使用,還是給孩子亂涂亂畫,都非常方便。
客廳
客廳作為家里的軸心區,算是全家人每天待得最長的一塊空間。因此,在整個空間設計中,不再以電視機為中心,取消常規的大茶幾配置。并以起居室的形式,賦予了空間更多的變化與舒適。
比如整面墻的書架設計,在屋主日常辦公的情況下,也可以隨時與家人互動。再比如臨窗設計的榻榻米沙發,既拓展了活動面積,又能滿足一家三口的躺坐需求。
書架底部設計六個大抽屜,可以將家里需要隱藏的雜物,以及孩子的玩具全部收納進去,從而讓空間更加整潔、利落。
在客廳沒有常規沙發的情況下,次臥室的門洞也做了擴大處理,并通過格柵移門,讓空間實現了自由開合。
餐廳
餐廳面積并不大,不過即便如此,也還是在側面設計了一組轉角儲物柜,解決了冰箱內嵌,以及日常用品的收納需求。
廚房移門隔斷正常設計,并通過冰花玻璃的方式,遮擋了內部的凌亂。當然,也有效隔絕了油煙問題。
小尺寸的圓桌選擇,最大限度地緩解了餐廳的局促性,并間接性提升了空間動線的流暢性。同時,圓桌也更加符合中式用餐習慣,可以輕松解決一家三口的吃飯需求。而頂面的一盞橘色小吊燈,也點亮了空間的氛圍感。
廚房
廚房做了U形的櫥柜布局,讓洗、切、炒、放實現了人性化的動線。同時,將洗、切區抬高,也是一個十分細節化的處理,最大化提升了使用舒適性。
廚房最大的亮點,就是門洞旁邊的傳菜口設計了,既方便了生活中的互動,又有了開放式空間的通透性。
主臥室
主臥算是典型的宜家風,藤編材質的雙人床、小巧的邊幾、多層抽屜柜、以及復古的小壁燈,既烘托出了溫暖的氛圍感,又給予了居住一絲安寧、質樸的睡眠環境。
側面衣柜增加兩層書格,可以有效弱化柜體的厚重感,并方便了臨睡前的書籍拿取。而床尾處的成品儲物柜和書桌設計,也再一次彌補了空間的儲物能力,并方便了梳妝、閱讀。
衣帽間
利用主衛生間改造的衣帽間和家政區,讓日常洗曬實現了人性化的動線。順便提一下衣柜細節處理,由于衣帽間劃分了部分面積給家政柜,所以衣柜采用雙面柜設計,也算是進一步拓展了儲物能力。
次臥室
拉開客廳的格柵移門,就是次臥室。由于屋主是自由職業,在家里有辦公需求,所以單獨規劃出一個房間辦公,不僅在生活中做到了互不干擾,還兼具了客房的功能性。
衛生間
衛生間的設計比較常規,不過浴缸、淋浴花灑配置,卻也滿足了不同的使用需求,讓生活使用更加舒適。
整個案例看下來,最大的亮點,就是客廳的設計了。雖說少了視聽功能,但卻真正與屋主一家的生活方式做到了融合。而像這種不被定義的裝修思路,也很值得我們來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