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能有很多年輕人都覺得自己的父母和公婆,在生活當中有一些過于節儉,覺得他們不會享受生活。
但正是因為老一輩人都過慣了苦日子,所以在他們看來手里必須要有一些積蓄才可以。
之前我一直覺得婆婆特別的節儉,覺得她的生活過得很「苦」,但當家里遇到困難的時候,才明白正是因為婆婆的節儉,給家人提供了生活的保障。
婆婆憑著這4個消費習慣,3年攢了22萬,值得年輕人學習!大家也一起來看一看吧。
①買東西前貨比三家
很多年輕人都覺得自己在買東西之前也會仔細的對比一下價格,并沒有盲目的消費,但當大家了解了老一輩人的生活之后,就會發現他們才是做到了真正的「貨比三家」。
當外出買衣服的時候,可能一些年輕人都比較在意品牌,明明知道品牌的衣服要比普通的衣服價格更高,也存在著品牌溢價的情況,但就是不愿意選擇一些不知名的小品牌。
像我婆婆這個年齡段的人,在出門買衣服的時候,可能都更傾向于看一看衣服的品質和價格,并不會特別在意品牌。
他們買的很多衣服,品質也很好,款式也很耐看,而且要比一些品牌的衣服更便宜。
其實衣服的品牌不過就是一個符號而已,并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。
不管是買衣服還是買其他的東西,只要選擇一個品質好一點,款式比較耐看,符合自己喜好的就可以了,沒有必要盲目追求大品牌。
②按需購買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,現在很多人都有「囤貨」的習慣,尤其是在遇到商場或者是某個促銷節點的時候,都會因為所謂的促銷活動,盲目的購買一大堆的東西。
有時明明家里有的東西,但當遇到活動的時候還是忍不住買一堆回來,這些東西放在家里不僅占用空間,而且當使用的時候可能已經過期了。
甚至有些東西等自己想起來用的時候已經不喜歡了,根本就沒有發揮什麼價值。
婆婆之前就和我說沒有必要囤那麼多的東西,一家人生活當中所用到的東西其實并不多,只要夠用就可以了,當家里一些東西快用完的時候再去購買也來得及。
比如說在遇到超市的酸奶促銷活動時,基本上都是滿1贈1或者是滿多少減多少的優惠活動,所以大家就會覺得特別的劃算,都會忍不住購買,覺得錯過就是吃虧。
但大家應該也能夠發現,很多超市或者是其他商場做促銷活動的時候,基本上都是臨期的產品,這些東西買回家,如果馬上吃掉或者是用掉的話還可以,但要是放一段時間就過期了,也會造成浪費。
③每月定時存錢
現在很多年輕人并沒有存錢的習慣,在發了工資之后都想著先犒勞一下自己,買件衣服買點化妝品,或者是出去和朋友大吃一頓。
一般消費下來自己的工資可能已經花了大半了,剩余的工資就只能夠滿足一個月的基本生活所需,基本上也存不下什麼錢。
婆婆和我說,如果想要手里有積蓄,那麼就要強迫自己養成每月定時存錢的習慣。
在每個月發工資的第1天,就固定的將一筆錢轉入到另外一張卡里,剩下來的錢就是平時的生活開銷了,如果有剩余的話,那我也可以出去「消費」一下。
④不要超前消費
不管是在什麼情況下,盡量不要超前消費。
在超前消費的時候,大家可能覺得特別的開心,但當之后去還錢的時候就沒有那麼的開心了,每個月發了工資之后取了信用卡以及其他的一些賬單,基本上也沒有什麼錢了。
超前消費并不是一個好的習慣,甚至有的人超前消費, 已經超過了自己的工資水平、超過了自己的能力范圍,這樣不斷的積累下來,是會變得越來越糟,自己的生活也會變得越來越差。
在沒有特別緊急的情況下,建議大家不要超前消費,也不要放任自己朝鮮消費的行為,不然不斷的累積下來, 可能到最后自己都很難彌補上這個「漏洞」,真的不是一個好的習慣。
寫在最后:
不得不承認,婆婆真的要比我們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更會過日子,而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就明白,只有手里有錢才能夠解決困難。
人生苦短,享受當下,可能是不差錢人的思維,如果大家沒有達到那個水平,還是要盡量控制一下自己的消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