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奇葩戶型,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,無論是在影視作品中,還是現實生活中,都可以見到。當然,這類戶型由于空間利用率比較低,很多人在購買新房時也都不會考慮。
不過對于常年在外打拼的人來說,卻沒有多少選擇的余地。比如下面這位屋主為了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家,就買了一套別人都不要的「跑道戶型」。雖說戶型不理想,但通過二次改造之后,不僅全屋都透著一抹治愈的氣息,連前屋主看到后都羨慕壞了。
平面結構圖
新房位于北京,套內面積70㎡,屋主目前一個人獨居,喜歡溫暖、治愈、明亮、慵懶的居住環境。原戶型最奇葩的地方,就是存在一個近10米的長跑道了,再加上缺少采光,整個空間給人的感受是既壓抑又昏暗。
改造前
改造前的空間,基本上處于出租房形態,不僅陳舊混亂,還極度缺少儲物空間。因此,在二次改造時,也是將其拆成了毛坯房。
平面方案圖
結合現有的空間情況,布局改造如下
1、取消過道旁邊的衛生間,并改成儲物間,提升空間的收納能力。
2、在餐廚區動線過長的情況下,廚房增加簡易吧台,滿足簡餐需求。
3、客餐廳采用一體化設計,并給主臥做半開放式處理,讓空間更加通透。
4、衛生間采用三分離的結構布局,并做雙門洞處理,讓生活使用更加靈活。
玄關
原戶型進門就有一個小玄關,不過考慮到進深比較有限,就放棄了傳統的鞋柜設計,并在側面增加了一組懸掛式抽屜。
這樣一來兼具了小物品收納和展示的功能,二來也不會讓入戶顯得太過擁擠。同時,進門對面的藝術鏡面和胡蝶凳配置,也在完善空間功能的情況下,提升了入戶的儀式感。
在廚房打開的情況下,日常鞋子的收納,則是通過廚房延伸段的儲物柜來解決的。柜體一門到頂,再加上柜門與墻面保持了統一的基調,在提升收納率的同時,也讓視覺保持了整潔。
廚房
考慮到餐廚區的動線過遠,廚房在原有的布局上,在右側增加了一個簡易的隔層吧台。這樣不僅解決了日常的簡餐需求,還兼具了西廚操作區的功能性。而外面的生活陽台,則是作為獨立的炒菜區使用的,以規避油煙帶來的麻煩。
過道
近10米的跑道,雖說是戶型最大的硬傷,但通過改造后,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。比如頂面采用弧形設計,并增加線性燈光,就立馬讓空間充滿了儀式感。
再比如取消側面的衛生間,并改成一個開放式儲物間,就立馬拓展了開間尺寸,規避了空間的局促與壓抑感。
由于衛生間結構重新做了調整,跑道的盡頭也預留了一扇隱形門。這樣一來不會破壞空間的整體性,二來也讓衛生間的使用率做到了靈活。比如在家里來客的情況下,就可以通過這扇隱形門上衛生間,不需要再經過臥室了。
客餐廳
取消原有的臥室,并以一體化的客餐廳定位,除了可以讓空間更加通透之外,也讓空間的功能性得到了完善。墻頂面依然以統一的奶咖色為主基調,再搭配上拱形門洞、石膏線條等元素,既優雅又治愈。
為感知四季的風景,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,將餐桌貼著陽台擺放,看似不太合理,實際上卻將自由、愜意的生活方式,展現得淋漓盡致。
小體積的沙發,靈活的畫框電視機,不僅彰顯出了小資的格調,也最大化減少了空間的復雜,從而讓生活更有質量感。
主臥室
拉開睡眠區與客廳之間的移門,就是主臥室。整體依然以奶咖色為主基調,再加上極簡的空間布局,立馬就給人一種放松、舒適的感受。同時,少量鐵藝元素的穿插,又似乎營造出了雜志般的畫面感。
臨窗增加的隔層柜,除了方便了書籍的收納,也為空間延伸出了一塊休閑角落。而木色的百葉窗戶,也賦予了空間一絲光影般的靈動。
主臥看向衛生間視角,門洞與干區隔斷,全部采用拱形的方式來處理,既與外面的弧形元素做到了呼應,又拓展了空間的通透性。
衛生間
定制的懸掛式台盆區,不僅是屋主日常洗漱的區域,也是屋主的化妝區。而台盆區的背面,則是一塊獨立的淋浴區,并兼具了家政的功能性。
馬桶區是利用部分過道面積設計的,由于做了雙進門處理,所以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靈活。同時,懸掛式儲物柜以及迷你的小台盆設計,也算是十分細節化的處理。無論是用來收納日常用品,還是給客人洗手,都很方便。
本期案例就分享到這里,整體看下來,也不怪前屋主會羨慕了。全屋無論是實用性,還是氛圍感,都相當棒。所以就算戶型再奇葩,也是可以通過改造來拯救的。對此,你們怎麼看呢?